城的意义
论城在圣经中的意义
读圣经,有点光照感悟,故此记录下来,便于鉴别,免得闲散误工。
城的定义与圣经中的首次出现
论到城这个话题,有些不容易。城在圣经中线索繁多,涉及经节甚广,简要选几处探寻。
旧约希伯来文中,“城”(עיר)是阴性名词;新约希腊文中,“城”(πόλις)亦是阴性名词。
圣经中首次出现“城”,是在创世记,该隐建造了一座城,以其子以诺命名(创4:17)。洪水之后,宁录建造了多座城,其中较大的是利鲜(创10:12)。城与塔同时出现于巴别(创11),因人欲高举自己而被神阻止建造。被神毁灭的罪恶之城有索多玛和蛾摩拉(创19)。埃及有建造积货城(出1:11)。新约中首次出现的城是拿撒勒城,主耶稣成长之地(太2:23)。希伯来书11章提到一座有根基的城,其设计者与建造者是神(来11:10)。启示录18:21描述巴比伦大城被毁灭,如磨石沉入海中;启示录22:19则提到生命树与圣城新耶路撒冷。
旧约中,以色列人起初住帐篷,寄居埃及,又在旷野住帐篷。进入应许之地后,他们建造耶路撒冷城,并居住其中。
城的意义与功能
“城”的本义是城邑四周的墙垣,内为城,外为郭,环绕都市的防御墙。其基本功能是防御、自卫、保安全。
该隐犯罪后,离开神的面,失去神的保护,生活环境险恶,面临生命威胁,便建造城来居住与自保(创4:17)。人弃绝神,依靠自己的能力建造保护所。
当城与塔同时出现(如巴别),城具备了聚集功能,塔则高举人或偶像,使人聚集一处,居住并防卫。神命人“生养众多,遍满全地”(创1:28),而巴别城与塔则是对抗神,聚集人并高举偶像,形成了无神文化(包括偶像崇拜文化)。
城的功用逐渐完善,使人生活安逸,索多玛和蛾摩拉因此罪恶极大,被神毁灭(创19)。埃及因物产丰富,建造积货城(出1:11),城的发展带动生产力提升、经济繁荣,形成严密的世界系统与政治权力分配。
有城之处,刀剑战争不断,掠夺杀戮,欲求过度,资源不均,军事冲突频发。圣经中城的出现常伴随特定事物,直至启示录中巴比伦大城倾倒(启18)。人类建造的城最终形态庞大、功能丰富,能满足人多种欲求,但与神为敌,结局是被毁灭。
城的原料与建造
- 城的基本原料是烧制的砖(创11:3),砖由泥土烧制而成。城的建造、发展与运作皆源于土。人也是由土造(创2:7),人以生命时光与劳力“烧制”自己,建造并运行城。
人类社会的一切——农业、工业、电子业、生物业等,皆取自于土,或种植于土地,或提炼、开采于大地。一座城满足人的衣食住行、娱乐、安全、心理发展等需求。
创世记2章描述伊甸园流出一条河,分四道,河中散落金子、珍珠、红玛瑙(创2:11-12),与启示录中圣城的材料一致(启21:18-21)。神用亚当的肋骨建造女人(创2:22),用已创造之物为材料进行建造。
希伯来文中“建造”(בנה)与“筑坛”同字,坛为献祭而建。该隐建造以诺城也用此字(创4:17)。撒旦模仿神的建造,做敌对工作,而选民则通过筑坛献祭,完成神命定的工作。
神的建造与圣城
创世记2章描述天未降雨、人未耕种的景象,显明神人同工的旨意。散落的材料(金子、珍珠、红玛瑙)、已造的人、建造的工作,以及启示录中圣城的显出(启21),表明神的心意是建造一座城。
神要建造一座有根基的城(来11:10),在新约中显明为圣城新耶路撒冷(启21:2)。这城的根基是基督,城由纯金构成(金预表神的性情,启21:18)。神与人互为居所,满足人的一切需求,保护并供应人。
撒旦窃取神的旨意,抢先模仿神的建造,假扮神。圣经中许多事物,撒旦抢先行动,第一个念头往往可怕。
人类社会以城为中心,积聚发展,以人的欲求为动力,烧制土与生命为原料,最终发展为大巴比伦。城的功能集中,将人圈养其中,人自高自满,自认为是中心。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城,但城的结局是毁灭。
